林夏在英语早读时突然记忆卡顿,曾经引以为傲的背诵能力消失殆尽。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像无形的绳索勒住她的喉咙。
同学们大声朗读的声音像无数辆车在周围轰鸣,林夏心里像一万只蚂蚁在爬,无比焦虑,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背诵。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离老师安排的背诵结束时间越来越近,脑子里面却一片混乱,是的,今天的早自习又以失败告终,伴随着的又是连续一天的挫败感,林夏越来越感到没有自信在课堂上抬头看老师的眼睛,她非常怕回答不上问题让老师失望。
但这一切,不管在什么地方,她都无法开口,她无法告诉别人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羞于抬头,她无法描述拿着书本发呆在她身上司空见惯,尤其对爸爸妈妈,她无法在他们面前提起学校里面临的困境,她无法告诉爸爸妈妈早晨的朗读声会使她耳鸣,在人多的地方焦虑如同身上压着的两百斤巨石。
因为在她认为在自己巅峰的时候,在爸爸妈妈眼里,也不过就是那样而已,不过如此。
上学期全省辩论赛决赛现场,林夏与队友配合拿下冠军,镁光灯下她举着奖杯望向观众席,却看到父母低头刷手机的侧脸。
学校西边二楼拐角处的走廊里,有一间心理咨询室,每次打扫卫生经过那林夏都会往里面瞄一眼,不知是什么原因,她没看见里面有同学或者心理老师的身影,“是因为学校里没有心理或者精神方面有困惑的同学吗?还是大家都忙于学习,根本顾不上考虑这些,或者其他同学本身的承受能力很强,不像我这么脆弱,或许爸妈说的对,是我太小题大做了…”她想。
林夏休学在家的时候,大多数时候她都是闭门不出,刚开始妈妈做好饭会喊她来吃饭,后面妈妈也不耐烦了,难道一个活人一天到晚都感觉不到饿吗?
有一天,妈妈终于忍不住了,当着林夏的面责怪她脾气怪,无法沟通,“我生你养你辛辛苦苦到这么大,没想到你是这个样子,人家两眼一闭的时候怎么没想你,一直陪着你的人你丝毫不考虑,抛弃你的人你倒记得牢牢的,除了让你变成这个样子,还能怎么样呢?”
林夏当然知道不该这样,可她何尝不想振作起来呢?看着自己一落千丈的成绩,最着急的难道不是她自己吗?可是,她能怎么办呢?她熬不过漫长的黑夜,她的耳朵受不了嘈杂的声音,她已经背着父母吃了几个月的褪黑素才能勉强入睡。
妈妈哭着说:“我辛辛苦苦到现在,谁真正地体谅着我?我们小时候吃饱穿暖就已经满足了,我不让你饿着,你现在倒会气人了。”
林夏哭了,她从没在妈妈跟前把憋在心里的眼泪流出来过,在那一刻,决堤了,心想可能我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,以前自认为是作为人子最优秀的,拿了班级、学校、县级、市级、省级甚至全国的奖,父母表现的都没弟弟一次听话的表现那么激动。人在世间上存在,是否都有一个心理支撑呢?是否心里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人?使得生活充满意义,不管何时,往后瞧去,她总是站在我们身后微笑着,全心全意地为着我们,等待着我们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