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
村子更新更漂亮了,可也更安静了。
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,留下来的除了老人就只剩小孩儿了。
就是新闻里常说的留守儿童。
一打眼看过去,女孩儿多男孩儿少,还有好几个抱着奶娃娃在门口晒太阳的年轻妈妈,看起来比我小好多。
她们叫我,「妹仔,你找哪个?」
我问了她们的年龄,大些的21,最小的那个刚成年。
我问她们,「你们还想读书吗?」
有迟疑着摇头说要管娃娃要下地没时间的,有怯生生说她都这么大了再回头去读书村里人会笑话的,还有说读书也改变不了什么的。
我又问,「那你想让你女儿读书吗?」
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,齐齐点头,「想。」
我笑,「好,那我们拉钩!你们负责养,让她们吃饱穿暖,我负责让她们有书读,有未来可图!我们一起努力!」
我走时,她们拉住我,「你没骗我们吧?」
我指了指远处炊烟袅袅的村长家,「村长是我大伯,如果我骗了你们,你们去找他!」
几个女孩子眼睛星亮,「你是杨尘?药王庙那个文曲星?」
我:「……」
我去找了大伯,跟他说了资助村里女孩子们上学的事。
世道好了,家家户户条件也好了,生了女儿就丢掉的事情虽然没办法杜绝,但是比起前些年已经少的多了。
可是还是不一样的。
家里的男孩子们都能顺顺利利的读到初中高中,除非他自己不想继续念了。
而女孩子们,哪怕书读的再好,最多也就念完初中,就要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里了。
「大伯,你天天看新闻,应该知道知识改变命运!要不然,你也不会往乡里镇里跑那么多趟,给村小争取老师了。」我劝大伯,「女孩子们初中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,我来出!高中、大学、研究生,哪怕读到博士,我也愿意资助,只要她们愿意读!」
或许是因为老了,心软了,能听得进道理了。
又或许是因为每天的新闻联播没白看。
大伯咂摸着他的旱烟袋,好半天,敲了敲炕沿,「你想清楚,这可是个无底洞!你……供得起吗?」
「当然供得起!」我拍着胸脯保证。
再说了,就算供不起,我不是还有这么多年工作经验积攒下来的口才和人脉嘛,拉几个赞助的本事我还是有的。
等家里有了读书人,觉悟高了,赚到钱了,谁还会为了那点读书钱不厌其烦的写申请打报告?
而村里的女孩子,读出去一批,就会有下一批。
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,女孩子们的出路,就不再是锅台前和院子里那一亩三分天地。
她们值得更广阔的天空!
最先受益的就是那年初三那几个濒临辍学的女生,得知可以继续读书,一群女孩子手挽手去破庙给药王爷烧了香磕了头。
三年后的六月底,文化室的白墙上贴满了红色喜报。
村子里出了6个大学生。
几十年来头一遭。
杨家村在镇里都出了名,大伯还作为教育先进代表去镇里讲话了。
讲台上,大伯讲了一段封建迷信,说我是药王爷的关门弟子。
因为我的资助,杨家村才飞出来这么多只金凤凰。
可回村当晚,大伯给我打视频,气呼呼的骂我是白眼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