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首页 > 历史小说 > 大魏第一武卒

第17章 舍我其谁

薛云和柳何都默契地不再谈论冒充都尉的事情。

等到柳何借口离开,他便朝徐虎招了招手,打算私底下和对方通通气。

“薛云,之前柳司马说你是奋威军的都尉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?”

事实上徐虎同样在为这件事情感到惊疑与困惑。

莫名其妙的,薛云怎么就成都尉了?

这不是在骗人吗?

可当时徐虎却不敢多嘴一句,只能暂时憋在心里。

如今有机会问了自然就一股脑说了出来。

“徐虎,路上不出意外的话,还有半天左右我们应该便能到家了吧?”

谁知薛云答非所问,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回答。

“是的,我没记错的话,翻过前面那座山便是三河县,再走上个十里地就是我们村了。”

尽管徐虎不明所以,但还是老实点头说道。

“我之前答应过带你回家,如今我也履行了对你的承诺。”

薛云遥望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群山。

明明山后便是他们的家乡,可他却没有半点思乡的情绪。

不同于徐虎,他家里还有等自己回去的老娘,有个年纪尚幼需要照顾的妹妹。

可薛云的父母早已离世,又没有兄弟姐妹。

若非他是男人,不仅生得高大威猛,还从父亲那继承了狩猎的技巧。

不然早都让村里所谓的亲戚吃绝户了。

薛云会让朝廷强拉了壮丁,一定程度上也和这些亲戚暗中作祟有关。

毕竟随军打仗向来九死一生,万一他不幸战死。

且不提朝廷发放的抚恤,更重要的是家里的房屋财产以及一亩旱田全都能归于亲戚们。

所以薛云能有思乡的情绪才怪呢,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他真正的家。

“薛云,你知道我比较笨,人也没什么本事,唯一能算的优点就是有把死力气和听话……”

徐虎神色纠结地看着薛云,最后实在憋不住咬了咬牙道:“总之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,只是,我不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……”

“徐虎,这一路逃过来,相信你早已清楚北境面临的困境,迟早戎人都会打到东山郡,到时候你该怎么办?你和你的家人又该怎么办?”

铺垫得差不多了,薛云不再拐弯抹角。

“……我不知道。”

徐虎这回是听懂了,可人也陷入了沉默。

其实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
可受限于自身的能力与见识,他完全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。

最后只能选择逃避不去想这些让人痛苦的事情。

“不管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,还是为了让自己活下来,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办法。”

薛云伸手拍了拍徐虎的肩膀。

“什么办法?”

徐虎下意识问道。

“号召东山郡守军,乃至东山郡的所有男女老少坚决抵抗戎人的入侵!”

薛云平静的语气里透出了不容置疑的坚决。

“可就凭我们怎么可能办到啊?”

徐虎闻言顿时露出了苦涩的表情。

下一刻。

一道灵光突然从他的脑海里闪过,似乎想到什么的他不由瞪大了眼睛。

“薛云,难道你……”

“看来你终于想明白了!”

薛云难得露出了一抹笑容朝他点了点头。

“没错,我需要一个身份,一个能让东山郡上下信服的身份,一个有勇气带领他们抗击戎人,守护自己亲人家园的身份!”

“除了我,也只有我能做到!”

“就像你相信我会带你回家一样,这次,你还会相信我吗?”

“会!”

徐虎目光怔怔地望着言语霸气十足的薛云。

他几乎没有犹豫,脑袋一热便脱口答应了下来。

“徐虎,记住!这一刻开始,我便是奋威军的都尉!而你便是我麾下的队率!”

百人为队,每队设队率。

薛云在宣告自己最新身份的同时,不忘给徐虎凭空升了官职。

他不再是都尉的亲卫,徐虎也不再是一个小卒。

彼此的命运前途都由此紧密联系在了一起。

“薛云…不,薛都尉!我记住了!”

一席话下来,徐虎都变得心潮澎湃。

脑子里似乎只剩下一个念头。

相信薛云是绝对不会错的!

“不过,薛,薛都尉,可你毕竟是我们东山郡出来的,乡里乡亲不少人都认识你,若是有人问起,我嘴笨,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你变成都尉的事情……”

稍微冷静下来后,想到其中的关节便让徐虎不禁感到了忧虑。

“你大可说我随军后承蒙奋威郎将看中选为亲卫,后战场立下大功提拔为了都尉,而你我村子相邻关系亲近,所以才将你调到我身边充当了队率。”

编造身份而已,这点小事可难不倒薛云。

只不过原本选他为都尉的人换成了统帅奋威军的奋威郎将罢了。

再者,战场立功火速提拔本就常见。

更何况当时魏帝便在战场,一个区区五品都尉,奋威郎将表功后直接便能授予下来。

反正无论是奋威军还是神武军,这些大军都已经覆没于戎人手里,基本已经死无对证。

只要徐虎柳何他们不说,没人会知晓这一切。

“我明白了。”

徐虎听后顿时松了口气。

他不怕别的,就怕自己不小心说错话。

接下来薛云又和徐虎交代了一些相关的事情,确保没有疏漏后才放过了他。

至于柳何他们那边倒不用他来操心。

毕竟冒充都尉的事情是柳何搞出来的,那么他自然有义务和周林韩双这些兄弟解释清楚。

相较于徐虎,这些出身神威军的精锐更清楚其中的利害。

所以薛云完全不担心他们会反对,怎么说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。

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彼此有条生路可走。

约莫一个时辰后。

薛云他们终于来到了东山郡下辖的三河县。

这是一个修建在山脚下经由三条河流交汇穿过的小县城。

故而名为三河县。

三河县通过夯土修筑的城墙不高,仅有三米左右。

但县城外却环伺着宽达五六十米的河流,若想进入县城,首先便必须渡河才行。

好在河上有一座铁索桥提供人们来往通行。

然而薛云他们到来后发现,铁索桥上的桥板都已经拆除得一干二净。

只剩下一条条晃荡的粗重铁索。

上一章 | 章节目录 | 下一章